首创的直筒球型的秋白菜品种
蔬菜中心 首次育出直筒叠抱、上下等粗的白菜品种京秋3号、京秋4号,已成为秋白菜育种的标杆品种,连续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主导品种。 首创的直筒球型的秋白菜品种非常便于码菜、包装与搬运,不易脱帮和腐烂,大大降低了白菜在运输中的损耗率,而且抗5种主要病害,复合抗性突出。
患根肿病的白菜(左)与“CR京秋新3号”品种白菜(右)
“CR京秋新3号”是国内第一个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抗根肿病秋大白菜品种,田间表现抗病性突出。在大白菜主产区河北唐山市玉田县大规模生产现场,专家组一致认为, 该品种解决了根肿病频发制约大白菜生产的问题,将成为秋白菜根肿病高发区更新换代的大白菜品种。
目前,京秋3号、京秋4号、“CR京秋新3号”的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893.6万亩,已成为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秋大白菜品种,市场占比达到51%,在根肿病和复合抗性方面实现突破,满足了规模化生产基地对优质、高产、多抗、耐贮运品种的需求,巩固了我国秋大白菜育种的国际领先优势。
打破 耐抽薹品种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
过去北方春播、高山夏播和南方越冬栽培的国内品种容易“未熟抽薹”,因此耐抽薹品种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。蔬菜中心经过不懈努力, 培育的春播晚抽薹品种“京春黄”和高抗根肿病品种“京春CR3”,已成为我国高原和高山春夏播大白菜主产区成长最快的品种,逐步替代韩日进口品种,实现了高端品种的“本土化”。
填补国内娃娃菜品种空白
2004年起,蔬菜中心主攻娃娃菜的育种研究,成功培育出“京春娃2号”,在白菜主产区云南、甘肃、河北张家口、承德及廊坊、唐山、湖北荆门、河南、山西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,现已成为国内播种面积最大的娃娃菜品种。
唐山娃娃菜种植户展示“京春娃2号”品种
京春娃2号比国外品种早熟5-7天,种植密度比国外品种高25%,亩收入增长30%。在白菜主产区唐山市曹妃甸区,专家组经过现场观摩品鉴,一致认为 该品种极早熟、耐抽薹、抗病、优质、耐密植,农民增收显著,满足了高端市场对多样化优质产品的需求。
据统计,京春娃2号品种累计推广500余万亩,占娃娃菜种子市场份额32%,成为娃娃菜国产第一大品牌。 填补国内空白,打破国外垄断,满足高端市场及产品多样化对品种的需求。“娃娃菜品种的国产化,让我们掌握了主动权,同时使农民用种成本下降10倍,农民和消费者都是受益者。”张凤兰说。
经过白菜育种专家的不懈努力,国产大白菜品种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。由蔬菜中心培育的品种 出口日本、美国、俄罗斯等7个国家,年出口种子2万余斤,打开“一带一路”的国际市场,提升了国产品种的国际市场竞争力。
快菜市场兴起
为满足市场需求,“京研快菜”系列品种应运而生,引领了苗用白菜的发展方向。“京研快菜”和“京研快菜2号”为叶片深亮绿,耐高温耐雨水,适宜夏秋季栽培,已成为深亮绿白帮苗用白菜第一大品种。京研快菜4号为国内首个适于冬春栽培的快菜品种,耐低温耐抽薹。
三个品种搭配实现苗用大白菜周年栽培,解决了苗用白菜长期缺乏冬春和夏季栽培专用品种的难题。目前, 京研快菜、京研快菜2号、4号的累计推广面积达1783.7万亩,占全国同类品种市场份额超41%。
曾几何时,高端蔬菜种子大都被洋种子垄断,这些年情况正在悄然改变,外国种子的市场垄断正在弱化,国产种子竞争力不断增强,新品种不断诞生,研发力度不断加大,国产种业发展势头向好,正在奋力迎头赶上,靠的就是育种人多年始终如一的坚持!
信息来自农财网种业宝典、国科农研院、长江蔬菜综合整理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