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不拜金的稳赚小热度,(https://xueqiu.com/2303270949/326140800)
一、AI+家电开启万物拟人化时代:技术路径与场景重构1. AI技术分阶段渗透消费场景· 高频高容错场景优先落地:AI与消费服务的结合已在高频、高成本承受能力的场景(如无人驾驶、商业机器人)率先突破。例如,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聚焦工业场景,通过端到端视觉-运动控制模型实现毫米级操作精度。而在家庭场景中,扫地机器人、AI空调等产品通过环境感知与本地化AI决策,逐步实现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服务”的升级(如美的T6空调自动调节温湿度)。· 低门槛音视频入口加速普及:智能电视、智能音箱等音视频设备因技术方案简单、成本低,成为AIGC落地的优先载体。深圳市政策明确提出推动智能电视搭载端侧大模型,打造个性化娱乐体验。未来,这类设备或进一步融入儿童/老人陪伴功能,拓展情感交互场景。2. 万物拟人化:从割裂到协同传统智慧家居依赖中心化平台协调设备,而AI赋能的“万物拟人”时代,各设备具备独立感知与决策能力,可实现无感联动。例如,深圳计划推动家电家居产品全面接入AI能力,实现家庭安防、节能管理等场景的自主协作。国泰君安报告指出,AI家电的核心在于“自动学习与反馈”,例如AI洗衣机根据衣物材质调整程序,空调学习用户习惯优化运行。二、AI对家电产业链的深度改造1. 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· 生产端:数字化与IoT技术已推动供应链数字化、黑灯工厂等变革。AI将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,例如通过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,或利用AI质检提升良品率。· 产品端:AI大模型(如DeepSeek、星海大模型)的引入,使家电从功能型产品转向“家庭管家”。海信视像通过自研大模型提升显示终端竞争力,海尔Color AI洗衣机以差异化功能打开海外市场。2. 渠道与运营革新AI助力渠道扁平化和销售电商化,例如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精准营销,或利用AI客服提升售后响应效率。头部企业如美的、海尔通过全球化布局,加速AI技术在不同市场的本地化适配。三、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1. 核心投资方向· 技术领先企业:推荐已实现AI落地的海信视像(星海大模型赋能显示终端)、石头科技(扫地机器人搭载机械臂创新);关注TCL电子(音视频入口布局)、美的集团(AI空调技术突破)。· 全球化能力标的:海尔智家(海外差异化产品)、新宝股份(小家电供应链优势)等企业有望通过AI技术强化全球竞争力。2. 风险与挑战· 技术成熟度:当前AI家电仍存在算力与成本瓶颈(如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超60%),且家庭场景的伦理与安全标准尚未完善。· 市场需求波动:若AI消费品体验不及预期(如交互不自然、功能冗余),可能影响消费者付费意愿。四、未来展望:从“工具”到“生命体”具身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将家电与机器人发展为具备环境感知、情感交互能力的“数字家庭生命体”。短期看,家务机器人(如追觅扫地机机械臂)、健康管理设备(如AI健康监测空调)将成为爆点;长期则需突破跨设备协作、隐私安全等技术与社会瓶颈。结论:2025年或成为AI+家电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商用的关键转折点,建议关注技术落地快、全球化布局深的龙头企业,同时警惕技术迭代与市场教育不及预期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