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自己本来以为也挺小心的,平时每次付款都盯着有没有自动续费,免密支付这类的。但那天特地去翻了一遍,发现居然也有好几个还开着的。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点开的,可能是下单太快,默认就选了,也可能是用了个优惠,结果忘了关。
尤其是视频会员、网盘、小说平台这些,特别爱搞“首月一元”的活动,然后默认帮你勾上自动续费。一开始你图便宜,结果第二个月直接原价扣钱。有的平台还用话费代扣,根本找不到在哪取消。你要是再没注意短信提醒,等你看到账单的时候可能已经被扣了三四个月的钱。
有些平台还挺阴的,扣钱都选在凌晨三四点,你睡得迷糊的时候它动手,你等醒了再想取消,有时候时间都过去太久,平台不认账了。我就被夸克和百度这样偷偷扣过年费。哪怕你把APP卸载了,它照样能继续扣钱,只要之前你同意过免密支付,它就有权限。
更坑的是,有人冒充客服给你打电话,说帮你取消自动扣费,结果让你下载远程控制软件。说是“协助操作”,实则看你手机屏幕,趁机转账。有个郑州的李女士就这样被骗了95万。真不是危言耸听,现在这种套路特别多,专挑中老年人下手。
这事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是真麻烦。但也不是没办法。你可以先去微信和支付宝看看都给了谁免密支付权限。
微信打开“我”-“服务”-“钱包”-“支付分”,一条一条点进去看,有没有开过啥“先用后付”服务。不用了或者不太信得过的,就点进去关闭。支付宝也差不多,进“芝麻信用”-“我的”-“服务管理”,一样地清理一下。
京东、淘宝、拼多多这些电商平台也爱搞免密支付,通常都藏在钱包或者支付设置里,花点时间也都能找到。虽然它们不会主动提醒你,但自己留心点还是能处理掉的。
别光管自己,家里老人也要帮着看一下。他们一般不太懂这些操作,有时候看广告还以为是领福利,结果点着点着就开通了。你跟他们讲,他们未必记得住,所以最好每过一阵就帮他们检查一遍,尤其是微信、支付宝和银行卡绑定的服务。
要是你觉得不放心,还可以把银行卡设置个单笔扣款上限,比如限制每次不能扣超过1000块。也可以把日常消费的钱放在零钱账户里,别直接绑定工资卡、储蓄卡,这样就算扣,也不会扣太多。
实在遇上扣款争议,可以通过12315平台去投诉,上传扣款记录和截图,有些人就靠这个追回了几年的订阅费用。法律上你也有权维权,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说得清清楚楚:没明显提示的续费协议无效,你可以要求退还一年内的钱。
但这些都是事后操作。最省事的方法还是提前关掉那些用不到的授权。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作,就像埋了一堆定时炸弹在账户里,哪天突然炸一颗,吓你一跳还得善后。
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会中招,觉得每次付款都会仔细看,但实际上平台套路太深,设计得太隐蔽了。有时候你就是一不小心,或者赶时间,就点错了。反正它们不会提醒你,时间一久你就忘了。
真不是小题大做,现在支付方式越来越方便,但“方便”背后很多时候就是“无感扣费”。你以为你没开,结果人家早就盯上你的账户了。现在就花十分钟清理一遍,也省得以后头疼。
细节做好,钱包才保得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