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世有臣子心,能如木兰节。忠孝两不渝,千古之名焉可灭。”
虽然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,但事实上,我国历朝历代出现过不少的巾帼英雄。从商代的妇好到汉代的迟昭平,从俚人首领冼夫人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花木兰,从娘子关前的平阳公主到正史上唯一封侯立传的女将军秦良玉,纵然是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,这些女人的名字依然熠熠生辉。
战争从未真正让女人走开过,尤其到了今天这个时代,每年各地招收的女兵,更是将她们的青春和热血融入了火热的军营。
然而似乎每年我们都能看见佩戴大红花光荣参军的女兵,却从未见过她们退役,这是为什么呢?原因很少有人知道,这其实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说明。首先与男性相比,军营中的女兵在数量上少了许多。
我国军队总人数在200万以上,武警在100万以上,然而女兵据估计是在15万到20万之间。也就是说,女兵和男兵的比例,连十分之一都不到。因此在退役季,离开军营的女兵很少,这也没什么奇怪的。
其次,女兵的平均素质相对男兵更高。在招收女兵的时候,对女兵的选拔条件极为苛刻,除了要求有极强的身体、心理素质以外,文化底蕴也是一个重要选拔条件,所以一个县能选上两三个女兵,就已经非常难得了。
展开全文
女兵进入军队以后,往往会被分配到文职部门,例如军队的信息中心,或者像《芳华》里面的文艺兵。有的女兵还会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。但总的来说这些岗位的专业性都非常强,这就为女兵在军队中继续深造提供了条件。
对于每个士兵而言,除了退伍还有许多其他选择,例如报考军校。相对于应届高中生,本身素质就很高的女兵在军中直接考军校具有明显的优势。此外我国的军人分为义务兵和志愿兵。义务兵服役满两年后,根据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,可以转职为士官,即志愿兵,这样也就不需要再退役了。
由于女兵所在岗位的专业性,因此转为志愿兵的机会也更多。除此之外,由于军队中男女比例超过十比一,所以女兵在军中往往不乏优秀的追求者。对于军中的情侣,军队会为他们举办婚礼,结婚以后,女兵也会继续留在军中服务。
综上所述,女兵本身基数就较小,而其中又有一部分以其他方式留在军队服务,所以退役的女兵就更少了。当然,我们之所以很难看到女兵退役,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略,那就是女兵所在的文职部队和男兵所在的作战部队,退役并不在同一个时间点,中间往往相差了十几天。所以当我们看到众多男兵胸前戴着大红花离开军营的时候,绝对看不到任何一个退伍的女兵出现在他们中间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